留下你的爱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图书馆 陈洁
一、前言
对于笔者来说,2014年最让人期待的央视节目莫过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里苗族的小姑娘李建英倚窗等待父母归来的一幕,见到父母的兴奋与满足同时又忧心忡忡父母即将再次离乡也将随之即来。这正是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还记得第一季播出的时候,我满怀欣喜地等来家乡的美食在镜头下唯美绽放,排骨藕汤的绵柔口感和浓香四溢现在还盘旋在脑中,当然这绝不仅仅是导演陈晓卿要表达的“味道”,第一季的核心都是在告诉人们——中国人的吃饭,中国人吃饭的不易,从而对吃饭的用心。“ 吃饭,是天大的事。背井离乡,吃饭便有了异乎寻常的意义:吃饭原是一种本能,吃好饭才能在这异国他乡扎下根来,顽强过活;吃饭也是一种追求,吃好饭是困苦生活里最易获得的享受;吃饭更是一种寄托,吃好饭意味着与故乡依旧血脉相连……在特别的情境里,吃饭成为一种象征,本来微不足道的食物里掺进了太多的苦 涩和泪水,欢乐和希望,亲情和乡愁。”章小东在《吃饭》这部小说里专门讲了异国他乡寻吃饭的故事,将生活的酸甜苦辣小火慢炖,就像“舌尖上的中国”,把老百姓寻生活的苦味和吃饭的香味炖在一起,尝起来五味杂陈。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转移,即“民工潮”。在这一背景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农村也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青少年,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家中年迈的老人,甚至是独自照顾自己;父母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而留守儿童守在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也许仅是春节期间的寥寥几日,这包括一些内地城市也有不少父母双双外出去打工的情况。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问题
1.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农村留守儿童与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男孩占54.08%,女孩占45.92%,性别比为117.77;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等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但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比例也很高,在各地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32.67%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有3.37%的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部分中西部省份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需引起重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祖父母隔代照料面临诸多挑战;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的监护人对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不同影响。
2.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的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 (0-5岁)达2342万(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38.37%,比2005年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 1953万(占32.01%)和初中(12-14岁) 995万(16.30%,与05年),与05年比两者之和下降9.65%,大龄留守儿童(15-17 岁) 813万(占13.32%,降幅为19.68%)。虽然关于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学前义务教育普及情况总体良好, 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
而另一方面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高达 205.7万以及这是要特别给予关照的留守孩子;
同时,数据显示,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 高,达5.12%;父亲外出,单独与母亲,或与母亲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3.13%和3.11%。
所有隔代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岁,56%的年龄在60岁以下,绝大部分在50-59岁之间,甚至有12%的祖父母年龄在50岁以下。但 是,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有8%的祖父和25%的祖母未上过学。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抚和教育留守儿童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留守青少年在家长缺席,隔代教育的现状下,心理健康发展成为家长乃至社会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而这其中又包括幼儿心理和青春期少年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的内容 。
根据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儿童从小缺乏爱抚和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这影响了留守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学龄前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祖辈监护,在绥宁县西部宝顶山下的盐井村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祖辈监护人认为:抚养幼儿就是让他吃饱穿暖就行;孩子送去幼儿园的目的也就是找个人把孩子看着,不出事就行。更有一部分监护人为了省钱或是家庭经济确实困难而不让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绝大部分的监护人都严重忽视了孩子的智力开发。少数监护人有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的意识,但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有限,无法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学前教育;幼儿园硬件设施的不足。农村一般一个乡设立一个幼儿园,其服务半径不足,且多为私立,办学条件较差。教室多为普通民房改建,室内、室外的活动场所都很有少,没有较为卫生的学生食堂和厕所,幼儿教育所需的配套设施也很缺乏,例如教辅资料、儿童玩具等。
如果说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不明显且国内研究较少,那么农村青春期留守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显著,社会破坏力更大。
据秦楚网报道:2008年10月8日,湖北省竹山县公安局宝丰派出所联合县刑警大队,一举将以周某(男,14岁,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侯家湾村人)为首的 13人未成年人盗窃团伙抓获,成功破获一起涉案数万元的手机被盗案。现查明:9月29日晚,周某等13人窜至竹山县宝丰镇位于施洋大道的联通手机店,撬门 入室,盗窃手机17部,涉案金额达2万余元。这13位成年人中,8位都是农村“留守儿童”。又据《十堰晚报》报道:3名青少年光天化日之下,趁居民家中无人之机,盗窃作案20余起。湖北省十堰市东岳公安分局刑警近日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打掉一个 青少年盗窃团伙。2008年10月下旬以来,东岳公安分局辖区发生多起翻窗入室盗窃案。该局刑侦二中队认真分析相关线索后发现,曾多次被警方打击处理的范 某、梁某等人有重大作案嫌疑。12月2日20时许,该队在市局网监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在红卫将15岁的范某抓获。根据范某的交代,警方于3日凌晨在武当山 特区将13岁的梁某和16岁的杨某抓获。
尽管当前教育杂志和报刊上有许多文章呼吁学校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但从总体上讲,这项工作开展得并没有真正普及开来, 一些学校只注重考试分数。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发生了危险事件,健康教育,事关千千万万的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是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二)对策
1.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教育对
政府
将学龄前儿童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内。许多国家根据《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和本国的实际情况,采用立法的形式确立学前教育的地位。
机构
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宣传父母关爱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龄前儿童的父母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经常与孩子联系,保持对孩子的有效 关心和沟通;二是建立父母与孩子、幼儿园的联系纽带,帮助学龄前留守儿童父母建立孩子成长档案,随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
尽可能调整家长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双方最好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气氛的完整存在。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 是选定好监护人。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既不要娇惯孩子,也要保证其充分的学习时间。
幼儿园要加强管理,倾注关爱对于学龄前留守儿童,农村幼儿园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一是建立农村学前教育制度规范,二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水平,三是从 制度上加以保障,建立学龄前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定期与学龄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交流,使其了解孩子的学习、个性发展和心理需要。
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全面反映留守儿童各方面情况、监护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其父母的基本情况。班主任要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与父母取得联系, 让家长进行“电话教育”;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出现的不良倾向,老师要及时处理,耐 心地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举行监护人座谈会等,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幼儿园老师应给留守幼儿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教 师应与留守幼儿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要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 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集体中,减少其心灵上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社会力量
关注公益组织、基金或志愿者服务机构要集合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为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发展、生活等方面提供服务和支持,并致力于使学龄前留守儿童 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关怀。
2.农村青春期留守儿童
从留守青少年自身来说,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同时要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地价值观、人生观,习近平同志指出,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他殷切希望全国少年儿童从小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深情勉励当代青年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并提出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 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等5个方面的殷切期望,既体现了党对青少年的一贯要求,又深刻揭示了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内在规律。
注重积极心理健康,自我效能通过情绪和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培养,即使在对成败进行归因时,我们也要应持积极、客观的态度,以增强自我效能感,保持持续的动力,从而促进自身身心健康稳步发展。
家庭方面
“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改变家庭空白教育现状(让留守儿童回到父母身边,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同时农村儿童的教育是无法脱离于他们原初的生活世界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的,乡土文化不仅仅只是农村儿童和少年的精神家园
父母及其监护人要转变观念,负起责任留守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责任在于孩子的父母及其监护人,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与父母或监护人。
学校方面
改革乡村学校教育,强化其对乡村学校文化的庇护和培育功能,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针对学校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不到位这种问题,我们解决办法当然是加大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传播设施,让学生有了心理秘密,知道向谁倾诉,或是有了心理问题,知道向谁寻求帮助。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就是要引导当代青年牢固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理想,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导青年把练就过硬本领作为成长成才的牢固根基。引导青年把勇于创新创造作为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引导青年把矢志艰苦奋斗作为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引导青年把锤炼高尚品格作为成长成才的立身之本。
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多样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矫正等活动,让他们把内心的问题倾诉出来,把生活的困惑真实的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很好的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
学校可以在网络通过网络聊天室、电子邮件和留言板等方式吸引留守青少年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正确的评价自我,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
加强学校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职业道德非常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职业的特殊性,不仅要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学生还应时刻遵守心理健康教育的道德规范要求。
社会非营利组织NGO
社会各界应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农村中、小学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传媒平台,让孩子们通过视频与家长进行对话与沟通,以弥补亲情的缺失。
湖北省妇联开展的“2013年大学生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志愿者暑期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汉启动。今日起,大学生志愿者们将陆续出发,前往武汉、咸宁、宜昌 等地开展实践活动。他们将走进各地的留守儿童服务站,进行学业指导、心理咨询、思想关爱、文体培训及联谊等,以弥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缺乏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