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四自能力”,2017年2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举办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自我净化”,并特别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如何理解“四自能力”,真正做到“四自”?我们可以从十八届六中全会形成的两个文件《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找到答案:两个“内”字说明《条例》和《准则》主要是以适应于内部的形式来解决内部的问题。“四自”要解决的正是“内”的问题。“内”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点,我们可以对照《条例》和《准则》,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执政党“四自能力”的智慧。
作为一个先进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从革命、建设,到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即使是出现了问题,甚至在某个阶段出现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也还得通过自我革新来解决。通过“吐故纳新”来实现良性的循环,这就是六中全会强调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甚至提出要“勇于自我革命”的目的。
法治、制度、监督等治国治党方略,从总体上讲,还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一种调整。如果把整个事业、整个主体区分成各个部分,比如行政和司法、民主和集中以及党内和党外、政党和群众等方面,那就确实存在着外在的法制约束和内部的党性自觉、群众的监督和执政党自身的行为等矛盾因素。“自律”做不好,就得通过“他律”的手段来解决。国家和社会某一个层面、侧面有了问题,就得通过法制、制度来解决,这都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从国家、政党的宏观和整体上来分析,像这些调整性质上均属于总体内部体制和机制运转上的自我完善。
在六中全会文件中,除了上述“四自”,我们可以发现,与“自”相关的诸多表述,如:自觉按照、自觉遵守、自觉参加、自觉行动、自觉维护、自觉服从、自觉接受、自觉防止、自觉净化、自觉防范、自觉检查;自我批评、自我解剖、自我约束;加强自律、廉洁自律、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从谏、带头践行、带头保持、带头树立;慎独慎微、心存敬畏;自主行使、自身建设、健全内控机制、反思自身工作和领导责任、克己奉公……执政党这种以“自”为内容的文化建设,不只是共产党人的独有发明,它实际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资源的采纳、汲取、融汇。孟子说的“反躬自省”、“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从我们每个人自己做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走向更高的文明。《中庸》里指出的,“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官员的修身治己、“以德修身”,正己立德,正是治国理政、平治天下的起点。管理是先管好自己,不是首先指向被管理者。要求下属做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好;要求下属不做的事情,自己首先就不要做,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清清白白书写自己的人生。守身如玉、保持做人的节操,恪守为官的职业道德,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管好自己,顶天立地。汉代霍光的妻子霍显,为让自己女儿当上皇后,竟指使女医官下药毒死了许皇后。霍光在皇帝面前隐瞒了此事。后来事情败露,被满门抄斩。霍光伴随两朝皇帝50多年,位居高位,功业极大,但由于徇私枉法,对家人管束不力,下场非常可悲。今天的类似例子太多了。
《大学》中指出要“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习近平总书记讲“共产党人的心学”、“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表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身做人、正己立德、治国理政的人生哲理和为政智慧。
中国几十年的变化有目共睹,用传统儒家的话讲,我们的“外王”事业何其伟大!可是也应看到,最近几年倒下去的党、政、军、国企高级干部亦不是个案,且严重影响到党内政治生活的生态。党内政治生活突出的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级干部要清醒认识自己岗位对党和国家的特殊重要性,职位越高越要自觉按照党提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解决好自身的问题,就难以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和民族复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最高的领导人到我们普通老百姓,最根本的就是修身!
(来源 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