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习贯彻十九大 统一战线在行动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17-11-07 11:53:24

(通讯员 许昌敏 黄讷敏)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校党委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统战团体负责人集中收看了十九大开幕会。

11月1日,十九大代表、校党委书记路钢向学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及统战团体负责人传达学习十九大精神,动员全校广大统战成员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高潮。

学校7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校侨联负责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响应,以多种形式纷纷表达自己的心声。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省科协副主席,附属同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田玉科表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更加自觉地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按照十九大提出的任务和目标,把讲政治、讲团结、讲大局放在第一位,认真履行好参政党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确保中共中央和湖北省委的决策部署贯彻到实际行动和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计算机学院院长冯丹教授谈到,聆听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属不易,是几代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努力的结果。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应不负于这个伟大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革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省政协委员、民革省委会委员,化学学院副院长谭必恩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完整、全面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将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参政党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民盟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省政协常委、民盟省委会副主委,管理学院教授杨超表示,民盟组织及广大盟员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提升“五种能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致力于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和湖北社会经济发展。

民建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会副主委,经济学院教授韩民春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是一部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宣言书,博大精深。制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略,为我们知识分子在科教兴国、决胜小康建设中指明了方向。作为民主党派,我们将按照十九大的部署,立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全力以赴履行职责,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民进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民进省委会委员,材料学院院长周华民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目标,开启了新征程。我们努力把双一流建设搞好,就是为十九大的宏伟蓝图添色增彩。

农工党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市政协委员、农工党省委会常委、市委会副主委,协和江北医院院长陈立波教授认为,学习领会贯彻好十九大精神,要把握好“七个一”,即一个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一个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方略(十四个坚持)、一个核心(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一个根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一个蓝图(在本世纪中叶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规划(两个十五年)。

致公党华中科技大学总支委员会副主委,市政协委员、致公党省委会常委、市委会委员,附属同济医院教授陈素华说,在全国人民的期盼中,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了。这次大会,将对中国的政治建设、民主建设、经济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一定组织总支全体致公党员认真学习领会大会精神,双岗建功。

九三学社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委,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省委会常委,护理学院院长毛靖表示,十九大报告高瞻远瞩、创新务实,饱含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关爱、情真意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民生”令人深受鼓舞。作为科教医护工作者,应创新理念,以实施民众大健康战略为目标,加大医护技术研究和应用,大力推进现代医疗卫生事业,为全民健康提档升级,再作新贡献。

无党派人士代表、物理学院院长陈相松表示,本届政府很好地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尤其对文化自信加入了特别的阐释。期待十九大胜利召开,把最优秀的人选出来,形成核心,守住规则,不断深化改革,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

校侨联常务副主席、生命学院教授卢群伟说,校侨联将更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积极作为,抓住机遇、抓准重点、抓紧时间,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做好“两个拓展”(拓展海外联谊、拓展新侨工作)、“两个服务”(服务好国内归侨侨眷、服务好海外侨胞),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通讯单位: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