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2015年10月26日-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我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学习了有关全会的报道。现在正值“十三五”规划末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更是我国是否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还未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前,我曾经关注过新闻媒体、外媒等对此次会议的一些期待,他们纷纷猜测,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GDP增速目标有望降低,教育、社会保障、环境及生态文明等议题将会得到更多重视。
而事实上,这些议题确实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十八届五中全会不仅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五个“发展”理念,更给老百姓带来了全方位的福祉。比如增强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这也是我们研究生最关心的问题。还有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荐建设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等议题,均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利器。这说明,这是一次全面深化的改革,一方面注重国家政策的延续性,一方面又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更深层次触及到社会根本问题的改革。
在这次会议上,我更注意到了一些新词,如贫困县全面摘帽,网络强国战略,分享经济,国家大数据战略,制度性话语权,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免除学杂费,全面二孩等。作为一名学习网络舆情的研究生,我对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尤为感兴趣。国家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就像《中国信息安全》杂志社副社长秦安说的一样,中国需要以”数字立国”的战略魄力适应新常态、开拓大格局,将网络强国建设、大数据战略与“互联网+”行动计划融为一体,五中全会第一次为国家“五年规划”打上了网络时代的烙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给我们的生产生活、经济运行、政治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民间舆论场也越来越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认为五中全会充分关注了网络时代国民经济发展、国家治理体系优化和治理能力提升的网络化特征,使我们对网络空间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在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中国,需要以“数字立国”的战略魄力适应新常态、开拓大格局。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每个国人的梦想。今年离目标实现不足五年时间,一个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成功的良好开端。中国经济腾飞,社会发展,这离不开各行各业踏实走好每一步。当前中国和世界经济形势都不好,但是我认为只要中共扭住关键、狠抓落实,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厉风行的作风深化改革,就一定能激发新动力、开创新局面,推动中国发展航船破浪前行。
(作者系公共管理学2014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