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舒永钊)5月18号下午,水电学院党委负责人杨海斌在仿真中心三楼投影报告厅为水电研究生学子们讲授了题为“立志 明德 苦炼内功 外树形象”的思政课。
杨海斌首先引用习总书记的语录“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作为开场白,对青年学生如何立志修德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他说,国家发展越来越好,物资丰富、信息爆炸、国际形势严峻,青年学生受到的干扰和诱惑极多,存在有对未来人生的目标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广大青年学生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扎实学识、过硬本领的掌握上,思考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克服浮躁思想,多思考社会责任。同时站位要高,要实时关注国家大事、关注英雄楷模,从小从细从身边做起,积极夯实国家各项工作的基础,努力创新,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做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谈到学院历史时杨海斌表示,一代代的水电人坚韧与执着,恪守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凝聚着经验、智慧和力量,他们心怀科教兴国的使命,为国家和人民建立功勋,这种高尚的品德是每一位水电学子所应该学习、遵守和推崇的。大家要善于在发现学院特色、坚持多学科视野的拓展时,在学习、生活中,将自己和学院、班级、课题组、宿舍融合,养成低调奋进、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品格。
面对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杨海斌就如何自我管理和发掘潜力等问题娓娓道来,提出了“乐学、善思、自律、笃行”的要求。他说,“乐学”,就是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把学习当做乐趣,并且以这种乐趣来促使自己在学习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善思”,是指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发言谨慎,行动敏捷。古人云:三省吾身,反省自己的学习、职责;反省自己的为人是否宽容;反省自己是否对人诚信。“自律”,就是在没有导师、辅导员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笃行”,就是既然想要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行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具备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杨海斌号召大家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向张勇传院士学习。张勇传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水电能源专家,一直在学院工作,长期从事水电能源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水电能源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从50年代末就开始水电能源的开发规划、调度管理和实时控制的研究。六十年从教的生涯使他桃李天下,培养了一大批学士、硕士、博士,他的学生很多都成为行业翘楚或领军人物。张院士为现代水电能源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例如,提出水库优化调度的三个定理;编制我国第一个水库优化调度程序,实现理论创新;将博弈论、控制论、不确定性理论运用到水电运行管理中,在长江三峡等特大型水利枢纽中成功运用;率先提出数字流域、三维水网等新概念。张院士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要奖励16项,出版了著作《水电系统最优控制》等12本。杨海斌书记强调,对于我们身边的杰出人才和优秀校友,大家要充分关注,要见贤思齐。
接下来,杨海斌指出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外树形象,苦炼内功”。他强调,学生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勤于思考敢想敢干的作风,任劳任怨勇挑重担的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强大的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在思路、学习和工作方式方法上,要讲求规律和目标,尽量按照信息采集、组织、协调、控制、领导、决策这几个模块和环节去规范运行,并能给出经验总结。
最后,杨海斌寄语大家: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在今天和今后,大家要强化精英教育的自我要求,做好排头兵。秉承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勇担重任,勇攀高峰,永葆激情工作,做到“四讲四有”,党员要时刻体现先进性。
16级硕士生、研究生会副主席舒永钊说,杨书记的思政教育讲话深刻,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表示,将引领同学崇尚科学,关注国家需求和大事。鼓励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立大志行大事成大功,为学校和学院建设添砖加瓦。
15级博士生余意说,从杨书记的授课中,感受到了作为水电青年科研工作者肩上扛着的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学习榜样,张勇传院士就是大家身边的榜样,科研道路上的明灯就在大家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