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发掘品德模范,弘扬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华中科技大学始终坚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开展了一系列弘德教育活动。“研究生品德模范”评选活动即是其中的亮点。通过精心发掘典型、科学评选典型、周密宣传典型,该活动在校园里形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磁场,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是我校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案例描述
1. 顶层设计:寻找模范正能量
一是构建系统的模范体系。总结校园内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优秀价值理念,对品德模范进行分类,设置了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孝老爱亲、责任先行、助人为乐、践行公益、奉献祖国和见义勇为八类模范,建构起系统的品德模范体系。二是制定规范的指导文件。华中科技大学制定了《关于评选表彰研究生品德模范的实施办法》,规范研究生品德模范评选的程序和办法,保证了评选活动的科学性。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评选活动成立组织委员会、推选委员会、评选委员会以及监督委员会,为活动的进程推进、候选人资格审查以及网络投票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监督。四是搭建完善的报名网络。搭建起由全体研究生自荐报名、院系研究生会提名推荐以及院系学生信息员他荐候选的报名平台,实现对全体研究生的全面覆盖。
2. 规范评选:增进模范公信力
模范评选活动包括院系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宣传示范等多个环节,保持了广大师生的参与度,在增进模范公信力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广大师生的宣传教育。一是保证候选人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候选环节,活动组委会通过征求院系意见、审查候选人资格的方式初步确定候选名单,以保证候选人情况的真实性。同时,组委会成立专门的推选委员会,对候选人的事迹进行审查,推选出有效候选人,保证候选人事迹的典型性。二是汇聚民心民意。开通“研究生品德模范”评选活动专题网页,面向全校师生公布候选人事迹资料,由广大研究生进行民主投票,选出自己认可的品德模范。三是严守公平公正。学生代表、历届品德模范获奖者、新闻媒体代表组成评委会,根据事迹资料和候选人陈述、结合网络投票、定点投票和评委会投票结果综合评定,选出十名品德模范。科学的评价体系保证了评选活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获得师生的认同与支持。
3. 表彰典型:扩大模范影响力
对具有高尚品德代表意义的品德模范进行表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本活动精心组织品德模范颁奖典礼,拓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广度,加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深度。
一是生动呈现模范事迹。为引起广大师生的精神共鸣,组委会通过与品德模范的充分沟通,选取品德模范最生动、最真实的画面,以视频形式情景再现品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展现品德模范的高贵品质,生动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案例。二是表彰模范典型。品德模范评选已走过八年,共推选出80位华中大研究生品德模范,他们有“2011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双拐走出自强人生的郭百龄;有“2013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增肥捐髓的冯盘龙;有十年间为乡村儿童捐书千本的王米娜……向广大师生呈现出一幅幅感人的品德模范画卷,并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影响,引领了校园风气和社会价值的正向发展。
4. 强化宣传:弘扬模范价值观
一是活动全程宣传相呼应。宣传工作贯穿品德模范评选活动的始终。从候选人征集阶段的院系宣传与推荐,到大众评选阶段的线上宣传与线下定点宣传,再到评选后期对品德模范事迹的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层层递进的宣传方式环环相扣,不断扩大“研究生品德模范”评选活动的影响力。二是线下线上宣传相结合。加强宣传,扩大评议面是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评选活动积极利用新媒体,如华中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学校官方微博账号等,同时采取了张贴标语、印发宣传单、设置展台等形式,进行多渠道宣传,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评选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三是校内校外媒体同报道。除校内媒体宣传外,“研究生品德模范”评选活动也得到了校外媒体的大力关注。《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武汉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对评选活动报道,湖北文明网集中报道了包括“打工还债再创业”的张豪等6位品德模范的感人事迹,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既成功树立了典型,又在广大师生群体中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宣传和教育。
(二)案例推广价值
1. 发掘身边的品德模范,增强了品德模范教育的说服力
活动评选出来的品德模范都来自校园,来自广大同学的身边,是广大师生非常熟悉的研究生。他们来自于普通学生,但他们的精神觉悟又高于一般学生。发掘身边的典型,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可信性和说服力,有利于引导广大师生从周围环境出发,感知社会的精神风貌和价值选择。通过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价值的推崇,在校园范围内培育起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良风尚。
2. 建立科学的评选体系,探索出品德模范教育的有效模式
品德模范教育的顶层设计保证了评选活动的价值主线;活动的评选制度、评选机构、评选程序保证了活动的规范性;对模范典型的表彰突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多形式多时段的宣传保证了评选活动的影响范围和宣传效果。四个方面的活动既层次鲜明又相互交叉,组成科学的评选体系,探索出品德模范教育的有效模式。
(三)讨论与建议
1. 立足先进事迹
品德模范评选要继续坚持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挖掘和价值探讨,深入持久地运用榜样的力量,凝聚道德力量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网络多元时代,虽然评选的手段、方式等可能会发生变化,但评选的主线,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偏离。脱离品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评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品德模范的力量也会苍白无力。
2. 创新评选方式
学习宣传品德模范的过程,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互联网时代,需要有“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形式。要注意结合互联网的特点,探索评选活动的方式,增强道德评选活动的新颖性和吸引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3. 模范走出校园
校园品德模范不仅是学校内广大研究生学习的榜样,其精神境界也值得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推广和发扬。有必要积极探索校园宣传和社会宣传的合作模式,将具备社会宣传价值的品德模范推向更广阔的社会,从而扩大其社会示范作用,在社会范围内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