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3日下午,在同济医学院二号教学楼,基础医学院组织教职工、学生党员、离退休党员参加了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会,邀请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志章副教授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了解读。
杜志章宣讲的主题为“学习四中全会决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他与大家一起探讨了习近平执政以来,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及外交领域发生的新变化。他认为,国家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式改革转变到总体谋划、顶层设计的总结式改革,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政治上展开了大规模的反腐斗争,摆脱了“反腐亡党、不反亡国”的魔咒,开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上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全面深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外交方面更加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不断展示大国气度,履行大国责任。
杜志章多方面解读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主要包括“三点意义”“四个目标”“五项原则”和“六大任务”。“三点意义”是历史的伟大进步、现实的迫切需要和未来的重要保障。千百年来,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大进步,就是以法治限制公权,保护民权,因此,依法治国在中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四个目标”是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最终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五个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六大任务”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强法制工作队伍建设和加强和改进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杜志章认为,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对建国以来中国法治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特别是对问题的梳理,也是对未来中国发展的谋划。这只是中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开始。真正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们要有信心,相信只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改正错误,善于改革创新,中国必将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前行。
(通讯员 王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