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校举行“学习新思想 同上一堂课”报告会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18-05-24 14:41:02

  新闻网讯(通讯员 崔美娇)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我校于6月8日下午在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学习新思想 同上一堂课”报告会,省教育厅巡回授课讲师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岭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余泓波以“党是领导一切的——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党建思想”为主题讲授了一场生动的专题报告。



记者 辛国胜 摄


  黄岭峻以《新时期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为题,一开场便向师生抛出了三个问题——近代中国为什么要有党的领导?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取代了国民党的领导?改革开放为什么还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黄岭峻表示,这三个看似浅显的问题背后,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突出的优势,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1/8的篇幅论述了党的建设问题,体现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视程度。在与西方政党的比较中,黄岭峻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了国家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国家社会的稳定。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之初便是一个有主义、有组织、有训练的列宁主义政党,凭借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严格的组织生活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成为了中华民族走上独立自主道路的引路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地方关系、确保领土安全等方面做出了强有力的深化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随后,余泓波以《民主的中国实践与民意反馈》为题,以党的十九大上各代表团的差额选举为切入点,向师生展现了中国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在一组“民众对中国民主程度评价”的数据中,余泓波解释道,与过去相比,国人的民主意识不断提升,对民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也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民主的评价。余泓波通过解读“豆选”、村民委员会选举、基层的参与式预算创新等故事,为师生呈现了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制度自信和改革创新的有机统一。余泓波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民主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的肯定作为发展基础,把人民的需求作为发展动力,这不仅凸显了共产党人谦虚谨慎的优良品质,也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党奋斗目标的决心。


  来自16个院系的师生代表聆听了此次报告会,并与两位教师进行了互动问答。